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解庐山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解庐山名

有关庐山名称的来源,有几种神话传说。

匡俗:“如果我不姓匡,或许庐山就不叫‘匡庐’”。

庐山名称的神话传说,皆因这个叫匡俗的人而来。话说20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期,有一道人匡俗在庐山学道求仙,周朝国君获悉此事后,邀其出山辅政,匡俗并未应允,而是潜入深山不知所踪。后来,人们相传其已成仙,并将其居所称为“神仙之庐”,“庐山”因此得名。

另一种传说也跟匡俗有关,这时的故事却发生在汉代初期。相传匡俗的父亲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期间不幸离世,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封其子匡俗为越庐君。由于匡俗酷爱道术,不愿做“越庐君”这个官,故弃官修道,“庐山”也因之得名。

还有一种传说,跟老子有关。周朝时,当时有个叫方辅的人同老子一道骑白驴进山炼丹,并且二人均“得道成仙”而去,留下空庐一座,也即“人去庐存”,故名“庐山”。

庐山名称的神话传说,司马迁表示很不高兴:“庐山被叫了两千多年,都是我《史记》的功劳。”

“庐山”这两个字之所以耳熟能详,始自司马迁。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在远离中原的庐山上进行着他人生的探索,站在山巅眺望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理过的九江。30年后,司马迁为这次经历写下了十个字:“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庐山”名称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且被永久载入史册,沿用至今。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一本名为《竹书纪年》的古文献就有关“庐山”的记载:“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司马迁把“庐山”一词载入史册,并最终官方化并得以普及,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庐山源于其山势轮廓,因为在平坦的鄱阳湖平原上,山体恰似“茅庐”,《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一诗句“中田有庐”,此为对山的形状的描述。四围峻拔,中间平凹,庐山又名匡庐、匡山,庐山因山的形状如箕筐而得名,纵观山东历城县,浙江龙泉县,四川江油县,均有匡山,也都是以山形而命名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庐山先后归属楚国境内的庐子国、庐邑,六国统一后,属九江郡。周武王封国,按照公、侯、伯、子、男等级爵别进行分封,庐国为“子”爵,故称“庐子国”。 据《国语·楚语》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因楚王曾到访过庐邑,该地名气渐大,故而庐邑地域内的这座独特的高山,就被称之为“庐山”。

得益于司马迁的《史记》,“庐山”被响亮地叫了2000多年,然而庐山能够闻名于世,成为人文圣山,始于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慧远。公元378年,前秦十万大军破襄阳城,一位僧侣为了避祸远走他乡,颠沛三年后机缘巧合落户庐山,并在山北建寺名为“东林”。36年间,他将当时本土最为流行的儒学、道学、玄学三门学问同外来佛家思想糅合在一起,自然渗透,悄然融合。这样一来,经过他重新解读后的佛学变得广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并终成中国三大文化之一。直到今天,人们拜佛祈求平安幸福等朴素的理念莫不得益于这位僧侣对印度佛教的改造,他就是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的慧远。

第二个人是陆修静。慧远大师圆寂的半个多世纪后,公元467年,南方道教宗师陆修静也逃离乱世来到庐山,在山南建“太虚观”。七年时间,陆修静对天下道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对散落在民间的道教各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得道教得以统一,由民间升入殿堂,道教文化得以延续兴盛。陆修静也被后人尊为南方道教的宗师,而他在庐山南麓修建的太虚观,及至北宋,都一直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和修炼场。

第三个人是陶渊明。公元405年,再也不愿卑躬屈膝权贵的陶渊明,脱掉官服抛下官印,一路长呼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到了家乡,在庐山脚下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随着陶渊明的归隐,中国历史上隐逸文化无比张扬的时代来临。

陶渊明这次归来,无意中对中国文化史起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时醉心归隐而做寂寞孤傲状的中国隐士群体,陶渊明指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契合点——田园;与此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也从此发扬于庐山,历经时光洗礼,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陶渊明所代表的隐士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多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隐士思想与隐士们,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角。”

当庐山北麓经慧远的努力而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之后,庐山南麓随之也因陆修静的努力而成为南方的道教中心,与此同时,陶渊明的隐士思想与田园诗歌,成为后来众多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伟大人物的共同精神家园。可以说,如果没有慧远、陆修静、陶渊明这三个 “开山鼻祖”,或许庐山只是一座的山,如同其他地方的“匡山”一样普通,或许能成为风景名胜,但绝不能成为千古人文圣山。

就这样,庐山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诞生,在慧远、陆修静和陶渊明三位“开山鼻祖”的开创下,开始了1000多年的文化征途。

宣传资料为邀约邀请,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资料最终解释权归九江联泰地产有限公司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玫瑰金首饰会掉色,这正常吗?
365365bet体育在

为什么我们的玫瑰金首饰会掉色,这正常吗?

📅 07-02 👁️ 3169
手机像素不清晰怎么办
365365bet体育在

手机像素不清晰怎么办

📅 07-01 👁️ 4960
梅西再创历史,阿根廷逆转夺冠!世界杯决赛精彩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