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樱花
盐渍梅干
从历史上看,人们淹渍食物最初是为了防止饥荒。在江户时期腌菜就出现了,而且腌菜店也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日式腌咸菜的原料根据季节更替有所变换,较常见的有白菜、笋、萝卜、黄瓜、朴树果、姜、茄子、芦笋、牛蒡等等。
腌菜给菜肴增添了色彩,并提供了丰富的纤维,这在主菜中并不具备。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除主要的残味,以便品尝新的口味。
例如在吃寿司时,一口腌菜便可清除口中残留的鲭花鱼的油腻味道,让你继续品尝明虾的美味。
日式渍物有根据所用调味料来分类的,比如盐渍、糖渍、酱油渍;也有依照腌渍时间的长短来命名的,比如浅渍、一夜渍、即席渍等,这种低盐的浅渍方式,在健康饮食风行的当下被更多人所追崇。
在中国提起腌菜,大概会马上跳出“榨菜、酸菜”这样的印象。
它们多是下酒下粥菜,或作为主菜的配料,最可怜的是“咸菜”,常常被上一代拿来当做忆苦思甜的反面教材。
不知不觉中,腌菜总和“匮乏”、“单调”联系在一起,委屈地缩在美食版图的一小角。
日本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腌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甜脆的腌萝卜,是日本人无法割舍的味道
不仅在庶民生活中每天登场,怀石料理最后一道主食也必然如此。
好的餐馆会在米饭上动脑筋,加入鲑鱼子、松茸等高级食材,惟独腌菜,还是雷打不动的朴素样子,几片薄薄的腌萝卜,一两段牛蒡,一小堆紫红色的柴渍。
我们在日本旅行时,还能买到很多可以作为伴手礼佳品的渍物,比如京渍和奈良渍。
它们已经不仅是餐桌小菜,可以说是渍物中的艺术品了。
京渍
京渍是用生根于京都的“京菜”腌制的,代表菜有白萝卜、大头菜等根类菜和茄子、辣椒、南瓜等,它虽也采取盐、酱、糠、粕多种渍法,但总的来讲是味清淡、飘清香、色靓丽。
京渍的代表“千枚渍”是盐渍的大头菜,切得薄如纸,色洁白透明,另一代表叫“柴渍”,是茄子片加紫苏盐渍的,将原本紫皮的茄子渍出了贵族紫。
千枚渍:京都最有名的特产之一。由芜菁切成薄片后腌制而成,口感清脆,是大多日本人到京都后选择购买的土产之一。
匠人们正在处理制作千枚渍的芜菁
柴渍拥有美丽的紫色
京渍沉淀了悠久的京都文化,堪称日本渍物的代表。
奈良渍
奈良渍主要选用西葫芦、黄瓜、西瓜等瓜类配以生姜,先盐渍去水分,再用酒糟反复腌渍。
瓜熟蒂落时节腌,渍到寒冬食。它色暗而黑红,切片之后有荫翳之美,味道有酒的芳醇。
奈良渍观之沉稳,食之醇郁,是日本渍物的另一代表。
介绍了那么多日本渍物
大家是不是
隔着屏幕被它们开胃了
口水直流啊
哈哈!有机会去日本
一定要买来尝尝喔!
本文来源|网络综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